名校女生拒掉年薪万央企,岁去美国做博士后
【编者按】
很多人的2023,充满了跌宕起伏。春节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时刻,既能停下来享受亲情的温暖,也能整顿自己的心情,畅想新年的际遇。这也是一个反思和自省的时刻:我是怎么走到了今天,明天又该如何寻找新的人生可能?
人是环境的产物,又以自主的行动改变着型塑我们的环境。过去的一年,有人转换了工作赛道、生活地点,有人做出买房结婚等重大人生决定,有人想跳出职场去寻找诗和远方,还有人重新认识和至亲的关系。这些选择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,可是也有个体的内在冲动,想去一个有风的地方,感受自由的吹拂。
搜狐“狐度工作室”春节推出特别策划《去有风的地方》。一起来看五个人生境况迥异的人,如何改写日常,追风而行。在他们身上会发现,不管环境如何,人总有抵抗命运的渴求。外界障碍再大,也不能消解人对自由和爱的渴望。
以下是搜狐“狐度工作室”春节特别策划“去有风的地方”第一篇:
文|麻雀啁啾
去年12月底的一个晚上,我收到美国一所高校发来的邮件,通知我的博士后申请已顺利通过。录取我的导师特意告诉我,竞争者很多,“你是我的第一选择”。
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机会,但它真的来到眼前时,我既不激动也不惊喜,淡定地放下手机,钻入被窝。
躺在床上,新的焦虑袭来:我签证会办的顺利吗?我去了之后,能达到他们的预期吗?
我是“焦虑体质”,尽管在别人眼里,我头顶国内TOP2高校博士的光环,在学术大牛底下做过博士后,但我依然觉得自己微不足道,能走到今日,比起努力,更多是靠幸运,每当有幸福来敲门时,总会下意识地退却、自我怀疑。这种心态,让我在科研路上吃了不少苦。
资料图
1很幸运的人
我今年30岁,来自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
在上高中以前,我从没想过自己能考上大学,因为村里绝大部分的女孩子,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后,都外出务工挣钱。就算升到了高中,由于学校师资有限,每年考上985大学的考生,用手指头能数完。但我考上了南京一所C9高校,实属幸运。
到了大学,我抱紧了同宿舍学霸的大腿,跟着她好好学习,顺利拿到了国内top2高校的保研资格。在这里,我遇到了我的博士导师,开启了科研道路。
如今,很多人抱怨学历贬值,调侃“科研穷三代,读博毁一生”。我理解该说法背后的焦虑和心酸,但就我个人而言,读博的这些年,我是十分开心的,自认为获得远远大于付出。因为顶级名校的平台,我见识了大城市,去美国交换,接下来还要再去美国做几年博后。度过了这么收获满满的几年,还要求社会给我很高的尊重和财富,有些太贪心了。
所以,在身边人在为找工作焦虑的时候,我的心态是较为平稳的。在身边同学觉得科研没意思、挣钱慢而纷纷转行时,我申请了本校的博士后。博士后是一个学术界的临时工作,介于博士毕业和正式教职之间。在这个阶段,博士后可以有很多时间投入在科研上,没有繁重的课时任务。对于想留在学术圈、但自认没有达到教职要求的我来说,做博后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我自认是喜欢科研的,享受科研带给我的微小成就感,以及科学思维带给我的快乐,尤其在经过长年的科研训练后,开始有一些新颖的想法往外蹦,或者能关注到别人没想到、却很重要的问题时,我会很兴奋。
但在国内做博后的这两年,这种兴奋的时刻并不多,更多是沮丧和挫败。由于科研进展的不顺利,我的内心充满犹疑和退缩:“我真的可以吗?”“我能胜任么?”“我配得上科研这么高大上的职业么?”
2科研瓶颈
读博和做博士后,所做的科研工作,名校女生拒掉年薪万央企,岁去美国做博士后很多时候都是在帮导师“搬砖”。就好像写篇论文,论文题目是导师给的,里面具体的活儿,大都是博士生和博后在做。而我迫切想要的,是提出一个同等重要的题目。
如果把某门学科比作一个大平原,每个学术大佬提出一个标志性的研究方向,就相当于在平原上插一面旗子,后面的博士、博后们,就是他的追随者。我不想只做一个追随者,而是想插上自己的旗子,给自己立一块有辨识度的标签。
为此我非常努力,一周七天,几乎每天都呆在办公室,早上9点出门,晚上10:30到家。但因为缺乏人指导,我不知道该怎么再上一个台阶,总感觉有劲没地使。
而我所在的平台人才济济,总能听到谁谁又发了一篇论文——虽然我知道论文作者付出多大的努力,但我依然会觉得,身边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往前赶,只有我在原地踏步。
有一次,我接到了投稿被拒的邮件,尽管被拒是科研工作的常态,但是当时的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一消息。记得那时我呆呆地坐在房间的椅子上,内心一直回荡着我篡改的李宗盛的一句歌词:“现在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,破碎的心拒绝再有浪潮”,此时的我真的很想逃离去企业。
我开始留意国内业界的工作。
3.拒掉央企offer
经过大规模海投之后,我前后拿到了两个央企的工作机会,年薪一个35万,一个30万,算上公积金的话,收入会更多。工作内容也是做研究,跟我的专业吻合。在我的名校同学眼中,这个工作颇有吸引力。
但拿到offer后,我并没有想象中的解脱感,更多的是纠结,纠结去央企就业还是去海外做博后,表现得贪心又懦弱。贪心就是:我既想要央企的稳定和体面,也想要留在学术圈的机会。懦弱就是:我害怕每一个选择中暗含的困难和逆境。
纠结之际,博士导师的一番话,让我的理智慢慢恢复,在此刻想起来,我仍热泪盈眶。
他那段话的大意是:如果真想清楚了去企业,我非常支持你,但如果你是想逃避,那是不可取的。你经过了自然科学的科研训练,在科研之外,我希望你也能努力以辨证、理性、科学的思维去分析你自己的问题。
一语惊醒梦中人。自然科学的基础,是通过观察和实验,获得经验证据,在此基础上,试图来描述现象和理解问题。我要做的,就是尽力地自我观察,试图清晰地剖析自己的问题,做出冷静的决策。
其实客观一点看,我的科研能力并没有那么差,发的论文数量,并不逊于同期博士和博士后,是我总觉得我不够好。有一次博士导师表扬我的学术成果,我说,这是因为你帮我了。导师跟我说,你以为自己能有多厉害?谁读博士的时候不是老师帮呢?
博士后导师说我太心急了,当时我不以为然。但现在想想,他说的没错。在同龄科研工作者中,能在专业领域插上自己小旗的人并不多,大部分人都在搬砖。但我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,一没有极高的天赋,二没有学术大佬的资源支持,而科研界优秀人才那么多,如果不能早点“出人头地”,就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。
而更深层的原因是,因为跟父母不怎么亲近,在家里不受重视,我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,这个世界没有我会更好。所以我潜意识中才迫切需要事业上的成就来证明自己“有用”,好像一个人只能顺着竿子往上爬,稍有停顿,就会滑入深渊。
经过反思,我意识到,不能让这个信念困住自己。我觉得在科研领域立不住,是真的立不住吗?那换一个赛道,怎么确保自己立得住呢?
每个人都有难以突破的局限性和困顿不得解的问题,个人往往能做的,就是努力做好当下的一件件小事,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展自己的边界。现在科研圈还有我想做的事,我也很向往科学家追求真理、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,梦想成为那样的人。如果稍有受挫我就逃去企业,要是在企业待得不开心,那我要逃去哪?
是时候告别逃避模式了。我果断拒绝了央企的offer,开始申请海外博士后。
4.去美国做博士后
在我们专业领域,要申请国内一流高校的教职,海外科研经历是一个敲门砖。如果缺乏此项,有些学校连简历都不会收。
这不能说高校“崇洋媚外”。像我所在的环境学科,这几年很多学科带头人势头发展很猛,国内外研究差距不断缩小。但毕竟美国70年代就开启环境方面的研究和治理,相关学科的积累,比国内深厚很多。如果只是看国外学者发表的论文,我们只是看到一个结果,并不知道具体研究过程是什么样子。只有融入到国外的科研环境,才能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研究的,如何将想法落地,所得出的科研成果,又是如何推动政策改变的。
我根据自己以往看过的优秀论文,列了一个20人的海外作者名单,挨个发邮件问他们招不招博士后。大部分学者都回复了我。我参加了好几个面试,最早拿到德国一个知名研究所的offer。但他们只能签一年,我便继续寻找机会。
随后,有两所美国高校向我抛来橄榄枝。其中一所学校名气很大,项目很好,导师在业界的名气很大,待遇也高,是我的理想选择。但他们的经费一直没下来,我等不了那么久。
而我最终决定去的这所高校,招人非常谨慎,导师总共面试了四轮。他们研究组所有人都面了我一遍。最后导师又分别访谈了我在推荐信里列的三个人,包括我的博导和博士后导师。看要面试那么多轮,我博导一度担心我能否承受得住。但当时我手握德国研究所的offer,心里比较淡定。
四轮面试都结束后,去年12月份,我跟着博导去参加美国地球物理科学大会。最后一天我上台做报告时,海外导师带着研究组的成员特意赶过来听我演讲。我当时想,这下应该稳了。
在回国的飞机上,我内心雀跃,再次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。在我想要放弃科研的时候,有人点醒了我。在我想要往上提升时,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。而且我在国外遇到很多科研界同行,他们肯定我的学术成果,真诚地为我提供建议——原来我可以获得那么多认可和支持。我的人生又有了奔头,好像只要再努努力,就可以在平原上插上旗帜了。
5.憧憬新生活
虽然签证的事情还没最终落定,心中不免担忧,但我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,充满了期待。
我之前去美国交流的时候,发现国外有很多人三四十岁才开始读博士。他们把读博、做科研,当做生活的一种历练,一种纯粹的乐趣,并不觉得我名校博士毕业,社会就要给我一个很高的待遇。
而在国内,几乎所有的青年学者都在卷。因为很多高校规定,必须申请到国家青年科学基金,才能升副教授,不然你永远只是一个临时工。而这项基金有年龄门槛,男的不超过35岁,女的不超过40岁。如果没有申到,就只能申请更难一档、竞争更激烈的基金。
为了留在学术界,学者们习惯“脚踏实地”,争分夺秒地做一些容易出成果、或紧跟热点的研究。而国外压力虽然也很大,但至少不用卡着某个时间点去做完某件事,科研人员有机会“仰望星空”,做一些短期内很难出成果、但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。
这是我向往的科研环境和生命状态。过去这几年,我总有种“怕自己来不及”的感觉,每天都过得急匆匆,不是在屏幕前码代码,就是不停地刷新邮件和社交软件。博导总说我:“你先不要忙于写代码,你先想想你为什么写这个代码。”是啊,为什么呢?我为什么将日子过得忙碌却感觉无所成呢?
可能从小到大,我都被教导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,被要求珍惜每一分钟来做题或者背诵考点。我和时间的关系好像是你追我赶的,我总是急吼吼地向着未来奔跑,而错过了当下。
从去年开始,我慢慢试着和时间的流逝相处,我试过呆坐在窗前,看阳光从午后的强烈到西下时的柔和,看云被一点点地染上灿烂的颜色,看窗外道路来往的人群,看窗边树枝上到访的小鸟……
当时间慢下来后,我的生育焦虑也得以缓和。前面说过,我的老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东小村庄,观念很传统。有一次跟一位高中同学聊天,我说起博后可能要延迟出站。他马上警告我:你还要延后啊,不想想你多大了,马上就没有生育价值了。
理性上,我当然知道这样的言论没必要理会。但在那一瞬间,我还是被刺激到了,好像被他戳中了痛点。过去几年,我总想着,30岁之前一定要生个小孩。好像我的体内设了一个闹钟,必须在闹钟响铃前做完这件事。但其实我并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心理准备。这让我思考——这个闹钟到底是我自己设的,还是别人给我设好的?
答案不言而喻。
我妈跟我说,如果你没有读那么多书,你现在得有好几个孩子。好像读书搞乱了我的人生,阻挡了我的幸福。但我现在很庆幸读了那么多书,没有过早将自己困在妻子或母亲的角色里,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内在自我。虽然我总是在焦虑、纠结,总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,动不动内耗,但我很享受自己慢慢成长、破茧而出的过程。
我有一位很欣赏的师兄,他本科期间就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文章,天赋很高。但他在博士阶段遇到很多困难,课题很难,导师给的支持不够,论文发表受阻,导致他迟迟毕不了业。如果我遇到这种事,早就崩溃了。但师兄能顶住,在生活中仍十分谦和,不急不躁,对于自己的选择十分坚定。我曾问过他有没有想过转行,以他的能力,换个赛道,肯定能赚更多的钱。师兄告诉我,无论走哪条路都会遇到诸多问题,想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更为重要。
我想成为师兄那样的人。今年春节回家,我依然面临强大的催婚压力,对于在30岁放弃稳定的央企、去海外做博后的选择,也不是所有亲人都能支持。三年博后期满后,我能不能留在国外,能不能在国内找到工作,也是未知数。但此刻我内心很坚定。鸡汤文说得好:“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恐惧,而是带着恐惧,勇敢前进。”我将时刻以此自省,新的一年,继续保持对生活的感恩,勇敢地迎接每一个困难和挑战。